网上就曾有这样一篇神贴,简直要笑抽了。
说的是网上的一位小伙伴,本着科学家的精神,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。
二话不说,轻松的把灯泡放进了嘴里,然后想着应该很轻松的就能拿出来呀,结果因为不能说话,于是他只好写便条向邻居求助,邻居傻眼了3秒后,放声大笑。
后来帮他叫的士,于是一路上受到了司机的冷嘲热讽,说他口含电灯泡像条金鱼,后来到了医院,还被医院护士以浪费她们时间的罪名,骂了十多分钟,真感觉自己是白痴般的存在。
最后它在人群中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,张着嘴,说不出话,受了气还不能回怼。。。。。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千万不要作死啊!
我们再来看看原理:
人口中颞下颌关节堪称全身最复杂的关节,因为这地方又要轻巧灵活的讲话,又要坚固结实的咬东西。为了满足这种精分的要求,颞下颌关节默默进化成了现在这种既能转动、又能滑动的复合关节。
一般来说,50px内的小张口,关节就会转动,超过50px的大张口时,关节就会往前滑,这样嘴巴就能张到4~125px大。所以,当你张大口迎接灯泡的时候,嘴巴已经张到4~125px,由于灯泡非常光滑,开始轻松内向滑动,灯泡就进去了。而当你想要拿出灯泡的时候,呵呵!就没那么轻松了,由于它在嘴里撑大了口腔,阻碍了关节充分前滑,使得张嘴的动作无法做到最大,只能张开到75px的样子,于是灯泡就出不去了。
最好的解救办法就是,忍受住所有人的嘲笑,狂奔向医院。
医生会在你的嘴两旁塞棉花,然后把灯泡打碎,再一片片的取出来,运气好的话可能只会划伤一点,运气不好的话,灯泡破碎划伤口腔内血管,随时随地上天堂。
所以还是那句话,千万不要作死啊!
如果实在好奇,不防买些灯泡糖试试,就算卡到了嘴巴里,化了还能取出来。
(图片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