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经玩·玩点正经的
正经玩每周六会推送一个好玩的科学实验,希望能给您带来乐趣,知识与陪伴。向我们分享你的实验视频,还有机会领取小礼品哦!
每到七夕
朋友圈就被各种秀恩爱刷屏
其实嘛
单身也挺好的
好就好在一个人吃饭
一个人看电影
一个人……
那么问题来了
单身狗如何抵御情侣的甜蜜暴击呢
唯有化作一个电灯泡
温暖自己
还为他人照亮~
注:本期实验具有危险性,禁止在不具备安保条件和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做实验!
实验器材
所标杯、烧杯、防火砖、乙醇、火柴、铜丝
实验过程
首先将铜丝弯成螺线形待用
将装有乙醇的烧杯
放入钻完孔的防火砖中
将准备好的铜丝螺线管放入烧杯
两端架在烧杯壁上
调整好铜丝的高度
让铜丝沉浸在乙醇蒸汽中
接着用火柴将乙醇点燃
待铜丝烧至红热状态后
将酒精盖灭
中学化学基本操作不能忘哦
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~
虽然火已经灭了
但铜丝依然在忽暗忽明地发光
我们换几个角度好好欣赏一下吧
原理解说
实验的基本原理就是一些有机物在金属表面的催化氧化。催化氧化是指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,在催化剂(如Pt、Pd、Ni、Cu等)的作用下与以空气、氧气、臭氧等为氧化剂进行的氧化反应。
这里用到的乙醇,就能在高温条件和铜的催化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。我们高中化学曾学过这样一个反应方程式,可以简单描述这个反应:
虽然需要加热条件,但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,所以铜丝被反应放出的热量进一步加热纸红热状态。但随着铜丝表面局部乙醇蒸汽浓度的下降,反应热减少,铜丝温度又下降,不再发光。循环往复,造成了铜丝忽暗忽明的发光效果。
细心的粉丝还会发现铜丝的红热部分并不稳定,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位置,由挥发出来的乙醇气流浓度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的比例不同。
本期实验具有危险性,禁止在不具备安保条件和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做实验!
红热的铜丝很容易将酒精再次点燃!
因此本期不再接受大家的投稿,大家可以在留言区对实验一些细节(如:铜丝为什么要弯成螺线形呢?)或者任何想说的进行留言,截至北京时间8月12日(下周一)中午12点,点赞数前两位的粉丝将获得精美图书一本。
实验相关视频:
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直播回放(90分钟本实验开始)
神秘''红炽灯'',猜猜啥原理?
NO.164水竟然可以往高处流?牛顿的棺材板快压不住啦!| 正经玩
1-夏目漱石的实验分享如下:
2-依梦的实验分享如下:
3-原子YUN的实验分享如下:
4-廖鑫的实验分享如下:
5-我的世界666的实验分享如下:
6-小展的实验分享如下:
投票时间于8月14日零点截止
前两名将获得大师扑克一个
分享赢得纪念品
对于本期实验
我们会为留言区点赞最高的两位同学
送去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提供的
图解化学元素:探秘我们宇宙的构成单元一本
(统计时间截止到北京时间8月12日中午12点)
《图解化学元素》不只是一场视觉之旅,更是一部化学元素的百科全书。书中不仅有精彩的彩色图片,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态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踪迹,更有清晰简明的文字,介绍了各元素的发现、命名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。
书中没有像通常那样按照原子序数介绍元素周期表,而是按照族的次序进行介绍,从而让人能很自然地体会到元素周期表的伟大。